400-6666-588
400-6028-090
400-0035-665
400-6608-211
院 長: 于光輝
黨委書記、副院長:李相然
黨委副書記:李 軍
院長簡介
于光輝,男,1971年生,山東青州人,煙臺大學工學學士,北京大學教育學碩士,北京大學管理學(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(yè))博士,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制度與管理?,F任煙臺大學文經學院院長,黨總支書記。近年來,在從事高校教育與管理工作之余,承擔了《心理學原理》、《社會心理學》等教學任務,參與和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《教育政策目標與執(zhí)行過程偏離問題研究:以獨立學院為例》以及山東省教育規(guī)劃課題《獨立學院黨建長效機制》等科研任務,發(fā)表《獨立學院契約選擇與執(zhí)行》、《獨立學院辦學契約執(zhí)行低效率原因分析》等論文十余篇,參編著作《高等教育運行機制研究》榮獲2006年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,并曾獲山東省“新長征突擊手”等榮譽稱號。
李相然教授簡介
李相然,男,漢族,博士、教授,山東高密人。1963年8月出生,1989年7月獲長春地質學院工學碩士學位,1998年6月獲西安工程學院理學博士學位。現任煙臺大學文經學院副院長,煙臺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,煙臺大學教授聯誼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,兼任國際工程地質與環(huán)境學會中國國家組成員。
主要從事環(huán)境工程地質、地下工程、巖土工程的科研工作,先后參加或主持國家305項目、地質礦產部項目、省教委項目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、煙臺市科委項目等各類項目十余項,現承擔中國冶金地勘總局和山東省科委計劃項目一項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。已出版專著二部(《濱海城市環(huán)境工程地質》,西安: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,1999;《城市巖土地基工程地質》,北京:中國建材工業(yè)出版社,2002)。編著教材與工程參考書五部(《土力學應試指導》,北京:中國建材工業(yè)出版社,2001;《城市地下工程實用技術》,北京:中國建材工業(yè)出版社,2000;《環(huán)境工程地質學》,青島: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,2003;《公路工程現場勘察與測量技術》,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2003;《城市化環(huán)境效應與環(huán)境保護》,北京:中國建材工業(yè)出版社,2004)。在《水利學報》、《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》、《自然資源學報》、《中國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》、《海洋通報》等核心期刊及國際會議上公開發(fā)表學術論文130篇,其中47篇論文被國內著名檢索刊物收錄或重要刊物全文轉載,1篇論文被ei收錄。2000年6月獲煙臺市青年科技獎榮譽稱號,8項成果獲煙臺大學科技進步獎,3項成果獲山東省高校自然科學三等獎?!冻鞘械叵鹿こ虒嵱眉夹g》一書獲國家教育部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(yōu)秀教材二等獎。
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成立于2003年,為全日制本科層次普通綜合類高校,是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的獨立學院。目前在校生12000余人。
學院位于煙臺市萊山區(qū),東臨黃海,西依青山,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,風景秀麗,氣候宜人,是育人、治學的理想場所。校園緊鄰煙臺大學校本部,占地面積630畝,具有獨立的、設施齊全的辦學條件和完善的學生綜合服務設施。已建成教學樓、宿舍樓、餐廳等建筑面積近23萬平方米;擁有多媒體教室、大型計算機網絡教室、語音室、各類實驗室等現代化的教學基礎設施;建有中型體育場和網球場、排球場、籃球場等4萬余平方米。
文經學院以全日制普通本科為主,面向全國統(tǒng)一招生。學院設有文法系、外語系、經濟系、管理系、電子信息與計算機科學系、機電工程系、建筑工程系、食品與生物工程系、會計系。招收法學、新聞學、漢語言文學、英語、朝鮮語、日語、國際經濟與貿易、工商管理、市場營銷、會計學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、通信工程、自動化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金屬材料工程、車輛工程、工程管理、藝術設計、生物工程、食品科學與工程等22個本科專業(yè),漢語、商務英語、國際經濟與貿易、工商企業(yè)管理、市場營銷、會計、計算機應用技術、電子信息工程技術、通信技術、機電一體化技術、建筑工程管理、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等13個??茖I(yè)。
文經學院發(fā)揮緊鄰煙臺大學校本部的優(yōu)勢,充分依托母體學校優(yōu)質辦學資源?,F有教職工872人,其中專任教師593人。教師中具有教授、副教授職稱的占43.8%,具有博士、碩士學位的約占85%,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、具有較高教學水平、較強科研能力的師資隊伍。
學院堅持 “以生為本、以師興校、以服務社會為己任”的理念,實行全面學分制,注重教學質量,加強實踐教學改革,通過校企合作、職業(yè)課程嵌入、實踐基地、學科競賽、校內和社會實踐來強化實踐能力,提高學生動手能力,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(yè)創(chuàng)新與實踐能力,努力培養(yǎng)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。
學院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、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,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新能力和實踐能力,努力營造健康的、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;學院不斷完善獎助學體系,在國家獎學金、國家勵志獎學金、省政府獎學金之外,還設立綜合獎學金、單項獎學金等。
學院堅持開放式辦學,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,積極培養(yǎng)國際化人才,現已與英國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日本、臺灣等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。2008年12月經省教育廳批準,獲得接收留學生資格,2010年3月經國家外專局批準獲得聘請外國專家的資格。
春風化雨,桃李芬芳。經過八年的發(fā)展,學院各項成績斐然。學院派出的學生團隊自2006年以來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、山東省電子設計大賽,每年都獲得國家級、省級獎勵若干;自2008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,共獲山東省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若干;2010年參加了機電產品創(chuàng)新設計大賽獲國家二等獎一項、省一等獎一項。狠抓學風建設,鼓勵學生考研,2007年以來,共有539名同學先后考取了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; 2009年來,約有40名同學考取國家公務員。